古代中国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
古代中国,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?归纳一下,大概有四大模式,即皇太子模式、太上皇模式、政变模式、密储模式。
皇太子模式
——“立适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”
首选要说明的是,本文讨论的不是朝代更迭模式,而是基于同一封建朝代内部权力转移的考察,是“家天下”背景下的国家权力交接制度。
中国封建时代国家最高领导人,叫“皇帝”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。正常情况下,皇帝一般实行终身制,非驾崩(死亡)权力不会转移。天下之大,莫非王土,为了保证皇朝不倒,江山代代红,当政皇帝一般会从子孙中选定接班人,此即“皇太子模式”。
皇太子是封建朝代法定继承人,皇太子模式则是以皇太子为中心的交接制度。如第一个统治中国年代最久封建王朝——刘姓西汉,开国之君、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当了皇帝后,便册立他与皇后吕雉生的大儿子刘盈为皇太子。刘盈在刘邦死后顺利即帝位,史称汉惠帝。
刘邦对继承人问题有明确指示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(卷九)记载,刘邦生前曾杀白马盟誓,称“非刘氏而王,天下共击之”。正因此,吕雉谋杀了刘盈指定的接班人、少帝刘恭后,虽然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,但一直不敢称“皇帝”。
吕雉死后,朝臣选择刘邦儿子中较有能力的代王刘恒继承皇位,此即汉文帝。刘恒是一位相当开明的一位皇帝,开创了“文景之治”盛世。他生前一度设想在叔伯兄弟中间选拔有能力的接班人,但遭到大臣们反对,理由是有违“立嗣必子”的规矩,而刘恒本人便是这个规矩的受益者。
经大臣规劝,刘恒立长子、与皇后窦氏所生的儿子刘启为皇太子。刘启也是一位能干的皇帝,史称汉景帝。刘启共有14个儿子,景帝四年(公元前153年),因薄皇后无子,刘启遵照“立长”规矩,立与栗姬生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。但汉武帝刘彻的母亲、时为夫人的王娡受宠,大吹枕边风,又利用宫中各种关系谄害栗姬,结果栗姬皇后未当成,刘荣也被废为“临江王”,半年后,7岁的胶东王刘彻被立为皇太子。
这种以指定接班人为特征的“皇太子模式”,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传统,也是最主要、易于操作的权力交接手段,它是在夏、商、周三代时期“世子制度”上发展起来的。这种模式是“两条腿走路”:从嫡皇子中选择时,只考虑年龄大小;从庶皇子中物色时,则权衡尊贵地位。
此即《春秋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中所谓,“立适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。”这种制度设计有先天性的缺陷,即便长子无能也可以当皇帝,接管国家最高权力。中国历史上大小皇帝超过200人,大部分是庸君昏王,就是皇太子模式造成的。
太上皇模式
——古代国家领导退休或辞职制度
“太上皇”,是对皇帝父亲的一种尊称。“太上皇模式”是皇帝主动或被动退位,提前实现国家权力交接的程序。这种模式,是国家最高权力在皇家内部进行轮换的规则,实是禅位制度的内部变种,有时又兼有宫廷政变色彩。它打破了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从一而终,“皇帝当到死”的传统,可以看作成是古代中国国家领导人“退休”或“辞职”制度。
粗略统计,中国历史上有大小25位太上皇。但不少并不是权力交接机制的产物,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、始皇帝嬴政的父亲嬴子楚(秦庄襄王),他和西汉惟一一位太上皇、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样,是儿子当皇帝后送的一顶高帽。
权力交接机制下出现的第一位太上皇,是西晋惠帝司马衷。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与皇后杨艳生的第二个儿子,于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被立为皇太子,时年仅9岁。司马衷是皇太子模式的受益者,因为哥哥早死,作为事实上的老大当上皇帝的。
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傻皇帝,那句被当作智力低下者标签的“何不食肉糜”,便出自其口。幸好有个能干的老婆、皇后贾南风,但也因为贾氏乱政,导致8位诸侯王起来造反。“八王之乱”中,赵王司马伦矫诏司马衷禅位,司马衷不得不做了太上皇,后被东海孝献王司马越毒杀。
太上皇最多时期是的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国历史上首个主动让位的太上皇,即产生于这一时期。十六国之一、后凉(都城在今甘肃武威)的建立者、“天王”吕光,于龙飞四年(公元399年)主动传位给太子吕绍,当太上皇不久便死亡了。
以太上皇模式交接权力最体面的,算是清高宗弘历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乾隆皇帝。《清史稿·高宗本纪》记载,乾隆在当皇帝60周年、85岁时,禅位于39岁的太子颙琰(清仁宗,嘉庆皇帝),公开理由是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,他不能超过。实际上,弘历相当恋权,虽做太上皇事实仍在行使皇帝的权力。
太上皇模式相对来说少血腥气,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国家政治权力交接规则,能者上,庸者下,理由上说对保持政权稳定过渡和国家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。但古今中外真正心甘情愿让出宝座,乐做太上皇的,有几人?所以,太上皇不死,其政治影子便无处不在,所以,历朝历代都忌讳“太上皇”。
宫廷政变模式
——“此逐君侧之恶人”
皇太子模式初衷是尽早确立接班人,以避免内乱。但是,“立长”、“立嫡”的标准,显然从制度上剥夺了同是“龙的血脉”的其他皇子荣登大位的权利和机会,有想法的皇子岂能甘心?于是以兄弟反目、手足相残为特征、充满血腥气息的“宫廷政变模式”,应势而生。
宫廷政变模式实是武力夺位,乃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现实版,或搞掉太子让皇帝“补选”自己为接班人,或逼皇帝内禅让位,或内宦宠臣“移花接木”、“狸猫换太子”,有的干脆将皇帝从宝座上赶下来。
通过宫廷政变模式,成功完成权利转移的,历代不绝。创造“贞观之治”盛世的唐代有为皇帝、太宗李世民,便是这样当上皇帝的。《新唐书·太宗本纪第二》记载,武德九年六月初四(公元626年7月2日),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发动“玄武门之变”,杀掉皇太子李建成,逼李渊确立他为唐朝接班人。不久又采取太上皇模式,软逼李渊于同月十六日(公历7月14日)下亲笔诏书“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”禅位,李世民于当年八月如愿当上了大唐皇帝。
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带了坏头,唐代宫廷政变屡有发生,女皇武则天、唐中宗李显、唐玄宗李隆基、唐肃宗李亨都是通过流血、非流血的宫廷政变,取得了大唐统治权。特别是武则天,其行为竟然成为后世野心家的榜样,当代“_”之一、毛泽东的夫人江青,当年便想当共和国的“女皇”。
明成祖朱棣坐上宝座,也是采取宫廷政变模式。朝廷“削藩”,严重威胁王位,时为燕王的朱棣遂发动靖难之役,逼得父亲朱元璋(明太祖)钦定的接班人、自己的侄子朱允炆(建文帝)自焚。只是,朱棣这场宫廷政变动静太大,实乃明初国内战争,从建文元年(公元1399年)一直打到建文四年(公元1402年)。
朱棣发动宫廷政变颇有理由,他援引《祖训》:“朝无正臣,内有奸恶,则亲王训兵待命,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。”《春秋公羊传·定公十三年》中对此有更明了的解释,“此逐君侧之恶人”,意思是,这就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。这句话是“宫廷政变模式”的理论基础,“清君侧”也因此成为历代宫廷政变者的万能口号。
密储模式
——“密书其名,封之于库”
到了清代,中国国家政治权力交接出现了新气象,在“皇太子模式”基础上,清代改革过早公开接班人的做法,而是秘密指定皇太子,但不公开诏书,秘藏起来,等先皇驾崩后才公开,此即“密储模式”。
密储模式首创者,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、清世宗胤禛,即民间常说的雍正皇帝。至今坊间仍有雍正篡夺帝位的传言,康熙儿子很多,仅写入宗谱的便有24人,他是康熙皇帝第四子。“龙”多主乱,清朝前期皇位争夺十分厉害,康熙本来也遵循皇太子模式,立胤礽为接班人,但两立两废,此后一直未在立,直到快死了,接班人的位置仍空着。
《清朝野史大观·清宫遗闻》中“清世宗袭位之异闻”条称,康熙临终手诏:“朕十四皇子,即缵承大统”。这天字第一号绝密情报,竟然让四皇子胤禛知道了。他遂一人悄悄来到康熙病榻前,以侍疾为名偷改了诏书,易“十四”为“第四”。
胤禛偷改传位诏书真假莫辨,但他当上皇帝是事实。或许是意识到传统皇子太子模式选择接班人的不足和危险,当上皇帝后,胤禛着手制订新的皇权交换规则,以避免斧声烛影、兄弟相残。《清史稿·世宗本纪》记载,雍正元年八月,雍正预立皇太子,但不公开,他将传位诏书置于密封锦匣中,收在乾清宫“正大光明”匾后,死后才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“建储匣”,与秘藏于内府的密旨核对,无误后当场迎立新皇帝。
史家甚赞这种模式,称之为“密储”。密储模式的受益者,共有4四位皇帝,分别是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。到清后期,由于皇帝独子,或无子,密储模式实际上失效了。
“密储模式”在中国系清代首用,但在国外早有先例。《北史·西域传》记载,当年波斯国(今伊朗一带)国王权力交接便采取这种模式:“王即位以后,择诸子内贤者,密书其名,封之于库,诸子及大臣莫之知也。王死,众乃共发书视之,其封内有名者,即立以为王。”雍正或许是受此启发。
当然,中国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交接手段并不局限于此,但以此四大模式为主要选择,其具体操作过程十分复杂、危险和诡异。但是,不论哪一种模式,总少不了“阴谋论”和太监、奸臣的影子,这或许是古今通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