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水的性质
湖指水面长满胡子般水草的封闭水域;泊指水面光光,没有水草,可以行船和泊船的封闭水域。现代地理学上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。湖水的存在必须有赖于盛装湖水的湖盆,有了低洼的`湖盆,才会积水成湖,湖盆是湖水形成与存在的基础。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水的性质地理百科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1、颜色和透明度湖水一般呈浅蓝、青蓝、黄绿或黄褐色。湖水颜色以含沙量多少、泥沙颗粒大小、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少为转移。一般说,含沙量小、泥沙颗粒小、浮游生物少,则湖水呈浅蓝或青蓝色;反之则呈黄绿或黄褐色。湖水透明度与太阳光线、湖水含沙量、温度及浮游生物都有关系。确定湖水透明度的方法与海水透明度相同。
2、温度 太阳辐射热量是湖水的主要热量来源。水汽凝结潜热、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热和地表传导的热,也是湖水热量收入的组成部分。而湖水向外辐射和蒸发,则是热量损耗的主要方式。淡水在 4℃时密度最大。当湖面温度低于 4℃时,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,这种温度分布称为逆列状态,多出现于冬季;湖面温度增到 4℃时,表水密度增大下沉,较冷水因密度小而上升,这样对流的结果,水温趋于均匀,称为等温状态,多发生在春季;湖水温度增到 4℃以上,密度又降低,最热层位于湖面,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,这种温度分布称为正列状态,多发生于夏季。热带湖水温常年在 4℃以上,故温度分布始终为正列状态。温带湖随季节不同而分别出现逆列、正列、等温状态。高山和极地湖泊的水温常年低于4℃,多为逆列状态。
3、化学成分 湖水的化学成分大致是相同的,但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情况,却可以因时因地而有比较大的差异。作为补给来源的降水、地表径流和地下水,含有许多溶解气体和盐类,例如雨水含氮、氧、氢、二氧化碳、亚硝酸,地下水除含氮、氧、氢及二氧化碳外,还有碳酸钙、碳酸钠、硫酸钠、硫酸镁、氯化镁、食盐、硅酸。河水还含有机酸。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,降水、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带入湖泊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差别。降水量和蒸发量的不同,使湖水盐分增加或减少的量不同。湖水排泄状况良好与否,使盐分积累过程发生迥然不同的区别。湖岸岩石性质,水生物繁殖状况等,都影响湖水的化学成分。